“王爷明鉴啊!小人是被冤枉的。”

    “被冤枉的?那说说你是怎么被冤枉的?”

    “启禀王爷!小人去年在王善人家借了一斛粮种,说好的还五斛粮。结果还了粮,王员外还说欠他家四十五斛,年利翻番,就是九十斛。小人家还不起,就被告官抓进牢里去了。小人真的是冤枉的啊!求求王爷明查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王善人是何人?”

    “小的不知道!”小吏答道。

    “杨护卫,一会回内史府查查,这个王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?”

    “属下遵命!”

    “他们每天吃几餐?”

    “按例每日两餐。”小吏答道。

    “做体力活的,每日三餐吧。用王府的名义给他们加餐,粮食不够的找王府支取。而且每餐都要干饭,别到时候用稀粥糊弄本王。”

    “小的遵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走过囚徒们修路的地方,我们一行人很快就来到热闹的工坊建筑工地,各种木材、砖块、石头堆了几座小山,内史府及王府杂役在期间忙碌地穿梭,就像一群群忙碌的蚂蚁。

    临河的建筑都在打地基,每个坑深度都在一丈以上,以后还要修高到和河堤边的地一样高,防止以后涨水把工坊淹了。由于大家都是吃过早饭的,干劲明显比饿肚子的囚徒们足。

    当初安排工期的时候就放宽了几天的。我叫来现场管事的,交代他告诉大家伙,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每人奖励二十钱,如果提前一天完成,每人多奖励二十钱,提前两天每人四十钱,以此类推,越早完工奖励越多。

    当大伙听到奖励政策时,干活更起劲了。可能最后要多付出几万钱,但大家的积极性提起来了,我感觉很值得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华县石泉庄村,八月二十一日未时。

    “坚决抵制王府征兵!狗官滚出我们村去!”村老幼三百多号人齐上阵,群情汹涌,声势浩大的堵住村口。

    “父老乡亲们那,我们王府是招兵,不是征兵。每个月还给粮饷的。粮二斛、布二匹,而且每天有三餐管饱。你们是从哪里听说我们王府要征兵啊?”负责招兵的书吏匆忙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不是征兵?前阵子东海王兵败邺城,王爷是要为东海王征兵,把大伙带去中原送死。”人群中一个苍老的村老出来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这哪儿跟哪儿啊?我们王府招的是我们琅邪国护国兵,是用来保护我们的家乡父老的,怎么会是帮东海王征兵呢。乡亲们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谣言啊?”

    “狗官,官官相护,不要想用花言巧语来糊弄我们,我们村上下三百四十七口人绝不受人欺骗。哼!”

    “不对啊,我们这里有王府招兵令,上面清楚明白的写明‘护国兵以保境安民为第一要务’,就算要出军远征,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父老乡亲们那。”

    “别忽悠我们不识字,官字两张口,把我们征招去,还不是由你们怎么说怎么有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