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栾盈逃齐
栾盈跑了,带着自己的随从,一路上慌里慌张的,没有护卫,于是在路过周王室的西部边境的时候,遇到了强盗,抢劫了他的财物,栾盈非常生气,就到了当地的官员处控诉:
“我是周天子的陪臣栾盈”。
过去周王室的诸侯叫守臣,替周天子驻守各地的守臣。而作为守臣诸侯的臣子,是周天子的陪臣,因此栾盈自称为陪臣。
栾盈说:
“我这个陪臣,得罪了你的守臣,将要逃跑。
但是,在周天子的郊外又得罪了你的百姓,被抢了财物,现在是无处可逃了,请天子让我死了算了。
当年我的爷爷陪臣栾书,很荣幸能为天子效力,我的爸爸陪臣栾黡,却不能保护他爸爸的功勋,真是很遗憾。如果周天子能够不忘我爷爷栾书的那点微薄的功劳,帮助我一下,也许我还有有个逃跑的地方,留条活命。
如果周天子认为可以不考虑我爷爷的功劳,计较栾黡的错误,我本身就是一个应该被杀戮而逃跑的人,那就回国,死在刑法官员的手上,再也不敢来了。”
真是很可怜的声音。当地的官员根本就处理不了这个事件,就汇报给了周天子。
周天子知道这个事情后,赶快命令制止抢劫的人,把抢走的财物还给栾盈,还派人把栾盈送过了河南登封地区的险要通道轩辕山。总算是把这个晋国的权臣送过了境。
鲁襄公二十一年,这年的冬天,在晋国的召集下,所有的诸侯在商任(商墟北面,河北境地)召开了大会,目的就是商量如何抓获栾盈一党的事情。
其中,参会的齐庄公和卫殇公两个人见面很亲热,晚上喝酒到半夜,早上起来晚了,开会就迟到了,没有赶上正式朝拜晋君的朝会,这让被释放的叔向很不乐意,就说:
“这两个人不遵守礼仪,太散漫了,看来两国会发生内乱吧!”
鲁襄公二十二年,秋天,在楚国流浪仅一年的栾盈,得知自己一些亲信跑到了齐国,就从楚国前往齐国了。
齐国的大臣晏婴对齐庄公说:“去年的冬天,我们刚在商任开了关于如何抓获栾盈一党的会议,今年我们就接纳栾盈,是不是不太合适。
我们怎么能任用他,对晋国这样的大国失去了信用,恐怕在诸侯中不好交代吧,请大王深思。”
齐庄公就是不听,其实他对晋国的目中无人,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,当年晋国带着诸侯征伐齐国,终于把自己的爸爸给逼死了,要不是因为我争夺王位,没有办法,才和晋国讲和了,其实他从心底是根本不服气的,更何况现在晋国出现了内乱,正是好的机会,为什么不能接待晋国的仇人?以后,他们肯定会有用处的。
所以,齐国就接纳了栾盈。
消息传到了晋国后,在这年的冬天,晋国在宋国的沙随(河南宁陵县)举行再次的诸侯盟会,会议上,晋国故意不说栾盈已经跑到齐国的事情,而是重审了去年的商任盟会的精神,一定要贯彻下去,对栾盈一党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。
齐庄公也装糊涂,没说关于栾盈在齐国的情况。
其实齐庄公,对晋国的意见是很大的,首先,晋国是大哥当然不假,但是这个大哥总不能老是阻挡和压制齐国的发展,一旦齐国有的动静,晋国就出面压制,就像是悬在齐国头上沉重的锤子,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性,在整个中原诸侯集团中,除了晋国外,齐国实力应该就老二的位置。
你想想,大哥和二哥,江湖上总是会有很多传闻的。
上次的晋国,为了压制齐国而征伐齐国的“平阴之战”就是一场没有打透的仗,要是现在的齐庄公自己指挥,胜负的结果还不一定,要不是因为齐灵公的死亡,而导致齐国发生的太子争位的乱象,导致齐国无奈才与晋国求和,结局还不知道是怎样呢。
这才是齐庄公一直不服气晋国的根源。
栾盈跑了,带着自己的随从,一路上慌里慌张的,没有护卫,于是在路过周王室的西部边境的时候,遇到了强盗,抢劫了他的财物,栾盈非常生气,就到了当地的官员处控诉:
“我是周天子的陪臣栾盈”。
过去周王室的诸侯叫守臣,替周天子驻守各地的守臣。而作为守臣诸侯的臣子,是周天子的陪臣,因此栾盈自称为陪臣。
栾盈说:
“我这个陪臣,得罪了你的守臣,将要逃跑。
但是,在周天子的郊外又得罪了你的百姓,被抢了财物,现在是无处可逃了,请天子让我死了算了。
当年我的爷爷陪臣栾书,很荣幸能为天子效力,我的爸爸陪臣栾黡,却不能保护他爸爸的功勋,真是很遗憾。如果周天子能够不忘我爷爷栾书的那点微薄的功劳,帮助我一下,也许我还有有个逃跑的地方,留条活命。
如果周天子认为可以不考虑我爷爷的功劳,计较栾黡的错误,我本身就是一个应该被杀戮而逃跑的人,那就回国,死在刑法官员的手上,再也不敢来了。”
真是很可怜的声音。当地的官员根本就处理不了这个事件,就汇报给了周天子。
周天子知道这个事情后,赶快命令制止抢劫的人,把抢走的财物还给栾盈,还派人把栾盈送过了河南登封地区的险要通道轩辕山。总算是把这个晋国的权臣送过了境。
鲁襄公二十一年,这年的冬天,在晋国的召集下,所有的诸侯在商任(商墟北面,河北境地)召开了大会,目的就是商量如何抓获栾盈一党的事情。
其中,参会的齐庄公和卫殇公两个人见面很亲热,晚上喝酒到半夜,早上起来晚了,开会就迟到了,没有赶上正式朝拜晋君的朝会,这让被释放的叔向很不乐意,就说:
“这两个人不遵守礼仪,太散漫了,看来两国会发生内乱吧!”
鲁襄公二十二年,秋天,在楚国流浪仅一年的栾盈,得知自己一些亲信跑到了齐国,就从楚国前往齐国了。
齐国的大臣晏婴对齐庄公说:“去年的冬天,我们刚在商任开了关于如何抓获栾盈一党的会议,今年我们就接纳栾盈,是不是不太合适。
我们怎么能任用他,对晋国这样的大国失去了信用,恐怕在诸侯中不好交代吧,请大王深思。”
齐庄公就是不听,其实他对晋国的目中无人,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,当年晋国带着诸侯征伐齐国,终于把自己的爸爸给逼死了,要不是因为我争夺王位,没有办法,才和晋国讲和了,其实他从心底是根本不服气的,更何况现在晋国出现了内乱,正是好的机会,为什么不能接待晋国的仇人?以后,他们肯定会有用处的。
所以,齐国就接纳了栾盈。
消息传到了晋国后,在这年的冬天,晋国在宋国的沙随(河南宁陵县)举行再次的诸侯盟会,会议上,晋国故意不说栾盈已经跑到齐国的事情,而是重审了去年的商任盟会的精神,一定要贯彻下去,对栾盈一党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。
齐庄公也装糊涂,没说关于栾盈在齐国的情况。
其实齐庄公,对晋国的意见是很大的,首先,晋国是大哥当然不假,但是这个大哥总不能老是阻挡和压制齐国的发展,一旦齐国有的动静,晋国就出面压制,就像是悬在齐国头上沉重的锤子,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性,在整个中原诸侯集团中,除了晋国外,齐国实力应该就老二的位置。
你想想,大哥和二哥,江湖上总是会有很多传闻的。
上次的晋国,为了压制齐国而征伐齐国的“平阴之战”就是一场没有打透的仗,要是现在的齐庄公自己指挥,胜负的结果还不一定,要不是因为齐灵公的死亡,而导致齐国发生的太子争位的乱象,导致齐国无奈才与晋国求和,结局还不知道是怎样呢。
这才是齐庄公一直不服气晋国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