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,天元皇帝会不会怪罪?还有,要是京城发生动乱又没有随公在京城主持大局,那我又该如何自保?”

    面对郑译的疑虑,杨坚早就想好对策,此时更是从容应答。

    “宇文赟针对的是我,只要我不在京城,他就会安心。如果京城真的发生动乱,杨家的私兵部曲可以保你逃出生天。要是在宫中被人堵住,躲到皇后宫中即可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样的解决方案,郑译也差不多放心了。双方还是依照以前的规矩,各取所需互相信任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两方的利益。

    “既如此,那我们分头行动,随公路上小心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在京城更要小心斡旋,凡事保住性命要紧。”

    听到你们二字,郑译心里更加踏实。杨坚担心自己女儿的安危,只要自己能够保证杨皇后和小皇帝安危,这个手握重兵的随国公,必然会是自己最强大的后盾。

    “明白。”

    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    驿站的快马飞驰而过,信使秘密赶往襄国传召赵王宇文招进京。南征副元帅杨坚紧急集合手下将士整肃兵马准备前往寿阳督战。

    铁蹄阵阵溅起驰道上的泥土,扬起的尘土瞬间浑浊了空气模糊了视线。赵王快马加鞭倍道兼程的往京城方向急行而去。

    南征大军开拔,军队缓缓离开京城向南方边境靠近。杨坚领着军队静静的骑马慢行,蓦然回首,无限悲凉和落寞萦绕心头。良久之后,带着浓浓的叹息和遗憾,渐渐远离长安。

    南征元帅郑译悄悄的留了下来,偷偷进了城门,眼前的长安街市仍然是那样热闹非凡,繁华深处掩盖了危险的气息。

    郑译默默叹息一声,舒了口气缓缓往城西走去。

    风暴即将来袭,京城百姓依然沉浸在安居乐业的平凡生活中。可是自己却不能有丝毫放松,很快就有一场恶战将要面对,任何疏忽都会置自己于险地。

    当务之急自己必须联络一切可以联络的人,用尽所有可以用的关系,一定要让宇文氏王爷辅政之事成为泡影。

    否则,自己这一群人绝对没有好下场。

    刘昉那个没用的东西,让他盯着点宫中动向,不知道他又干啥去了?

    天元皇帝既然传召他进宫,为什么这么久了也没见这家伙派人来报个信。若是这家伙上点心,辅政大臣应该根本没机会回京。

    想必这种事关生死的关键时刻,他也不敢麻痹大意吧。

    待会过去问问他,天元皇帝到底有何打算?

    走了好一阵,郑译忽然之间觉得心口有些隐隐作痛,看情形就不像是有什么好事发生。

    我心里这么慌,是因为天元皇帝出事了,还是刘昉那边有什么不测?

    圣旨上点明让我和杨坚立即出发不得有误,这证明天元皇帝即使重病,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。

    如果他真的命不久矣,肯定会秘旨让我留下。那就是刘昉这个家伙……可是他这样的人,会有什么意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