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关要进行振动测试,公司争取到了政策便利,被获许送去了国家航天科技集团,在火箭实验室专门进行高频震动测试!

        最后一关是寿命和容量,耐用对电动跑车更是至关重要的!功率密度要高,充放电上千次,10年或20万公里的容量衰减要小于20%!

        六道关卡,构成了公司全新电池安全系统的地狱式考验。

        负责人说:“业界标准也差不多以这一套来执行,但是要求低了很多!在其它企业眼里是合格了的电池,在我们这里不合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铭满意的点头:“所以我们通过产品的表现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负责人很自信的回答:“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,全部通过六项考研的电池安全系统,已经上试验车,您看这边!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前就是模块化的电池,外表是耐火耐撞材料,长方体的设计,与蔚来相似的弹匣式安装,分别置于车门底下两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还融合了赛车的主动制冷方案,哪怕超过了电池极限,它依然有着一套保险,能够让它在濒临临界点后,保证安全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很好!很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杨铭观看了完成记录,相当满意。花大价钱请你们来干活,可不就是要求像现在这样的效率吗!

        电池安全的问题已经解决了,这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测试方案,公司已经准备好使用在新车上,将有力回击外界质疑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是第二项突破——混合锂离子体系的电池!

        电动车电池最被关心的是什么?容量!

        锂电池体系发展至今,已经触碰到了极限,容量很难有提高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改变除非是有新的体系,但目前还太难了!

        实验室进行的是在锂电体系上的改进,由单纯的锂变成了混合材质,功率密度能够增强5%,容量能提升0-40%。

        电池功率密度对电动车马力、速度都很重要,锂体系无法兼顾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,但混合体系却能够兼备二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有什么缺陷的吗?”杨铭想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制造成本比较高,比普通电池高出了400%。”负责人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家用电动车行业这完全是鸡肋!成本提了四倍,容量都才增加40%?还不如多花点点钱,多买些普通电池就能达到一样的容量!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不算缺陷,能够接受的。”杨铭不这么认为,因为这电池不是给家用车的,而是给追求极致的跑车!

        它们本身的造价就很高,他的定位一直是帕加尼、柯尼塞格或者布加迪那种层次的,所以电池成本的翻倍,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顶级跑车追求的是小体积、高功率同时还能兼备更多的续航里程!至于随之增高的成本?在那动辄上百万美元的车价面前,不算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负责人再说:“除了成本比较高外的缺陷,它是我们十五种测试项目中,最符合高端车辆动力电池商业化的技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