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青玉醒过来的时候,天已大亮。她早上起不来,因为夜里她得起夜好两回给孩子换尿布和喂奶。
身旁姐弟俩还睡得香甜,她小心地掀开毛巾被,趿拉着拖鞋下地。掀了帘子,打开窗户准备透透气的时候,她就听到院子里阿妈和阿爹在说话。
“今儿又没出海?”院子里李月娥压低声音问了句。
林建友愁眉苦脸,叹了口气:
“说是上头有什么安排,让接着歇几天。不说这个,我带了些东西回来,等会一块挑县里去卖吧。小鱼起了吗?”
林青玉站在窗前应了一声,“阿爹,我起来了。”
这个月渔场三天两头就停工,每次都说是上头领导有什么安排。
林青玉边洗漱边回忆课本上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。她只记得78年后集体解散,分田到户。但想来她们这里的渔业社应该也是一样,可渔场不像田地,所以应该是会开放个人承包?
“想什么呢,奶瓶我烫好了,你去屋里挤吧。你哥他们出门有一会了,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?”李月娥拿着两个奶瓶过来,递给林青玉。
林青玉擦干手脸,“阿妈我们每块卖四块钱,供销社的成衣,最便宜的都得六七块吧?我们可比供销社便宜多了。我都觉得最后不够卖哩!”
俩孩子醒了,林青玉喂了一次。然后就把他们放进摇篮里,推到李月娥屋里。
“阿妈,我们走了。”
李月娥放下手里的活计,林青玉听她交代了几句后就出了院子。
门口板车上放着铝锅、铁勺、一筐小海鲜还有那个铁皮桶改的煤饼炉子。
“坐稳了吧?”林建友问。
“阿爹走吧。”
林青玉看着阿爹的背影,在心里对自己说:这小买卖只是林家起家的第一步。
她就不信了,穷,还能穷一辈子?
“哟,小鱼回来了?卤什么了这么香?这又是炉子又是锅的你们这是上哪去?”路上碰到刚赶海回来的乡亲。
林青玉扒拉记忆,笑着叫了声,“有粮叔好,我回来有一阵子了。”
之前小鱼显怀后从没在人前出现过,大家自然以为她已经回学校了。后来林青玉来了,赶上坐月子,这也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。
林建友怕林有粮再接着问女儿的事,忙打岔,“上县里把这筐海鲜卖了,呵呵,这香味啊,是卤味,也一起拉县里卖去。渔场工资没发,我爹还得吃药呢。”
林有粮点点头,“那我不耽误你们了,快去吧。我刚还在月来岙看到你哥和嫂子,他是去老方头家吧,今儿他阿爹七十大寿。”
“是勒,没法子,总得自己想生计。那我们先走了,回见…”
板车继续向着县里的方向行驶。
身旁姐弟俩还睡得香甜,她小心地掀开毛巾被,趿拉着拖鞋下地。掀了帘子,打开窗户准备透透气的时候,她就听到院子里阿妈和阿爹在说话。
“今儿又没出海?”院子里李月娥压低声音问了句。
林建友愁眉苦脸,叹了口气:
“说是上头有什么安排,让接着歇几天。不说这个,我带了些东西回来,等会一块挑县里去卖吧。小鱼起了吗?”
林青玉站在窗前应了一声,“阿爹,我起来了。”
这个月渔场三天两头就停工,每次都说是上头领导有什么安排。
林青玉边洗漱边回忆课本上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。她只记得78年后集体解散,分田到户。但想来她们这里的渔业社应该也是一样,可渔场不像田地,所以应该是会开放个人承包?
“想什么呢,奶瓶我烫好了,你去屋里挤吧。你哥他们出门有一会了,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?”李月娥拿着两个奶瓶过来,递给林青玉。
林青玉擦干手脸,“阿妈我们每块卖四块钱,供销社的成衣,最便宜的都得六七块吧?我们可比供销社便宜多了。我都觉得最后不够卖哩!”
俩孩子醒了,林青玉喂了一次。然后就把他们放进摇篮里,推到李月娥屋里。
“阿妈,我们走了。”
李月娥放下手里的活计,林青玉听她交代了几句后就出了院子。
门口板车上放着铝锅、铁勺、一筐小海鲜还有那个铁皮桶改的煤饼炉子。
“坐稳了吧?”林建友问。
“阿爹走吧。”
林青玉看着阿爹的背影,在心里对自己说:这小买卖只是林家起家的第一步。
她就不信了,穷,还能穷一辈子?
“哟,小鱼回来了?卤什么了这么香?这又是炉子又是锅的你们这是上哪去?”路上碰到刚赶海回来的乡亲。
林青玉扒拉记忆,笑着叫了声,“有粮叔好,我回来有一阵子了。”
之前小鱼显怀后从没在人前出现过,大家自然以为她已经回学校了。后来林青玉来了,赶上坐月子,这也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。
林建友怕林有粮再接着问女儿的事,忙打岔,“上县里把这筐海鲜卖了,呵呵,这香味啊,是卤味,也一起拉县里卖去。渔场工资没发,我爹还得吃药呢。”
林有粮点点头,“那我不耽误你们了,快去吧。我刚还在月来岙看到你哥和嫂子,他是去老方头家吧,今儿他阿爹七十大寿。”
“是勒,没法子,总得自己想生计。那我们先走了,回见…”
板车继续向着县里的方向行驶。